台灣酒類飲料協會(TABA)、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TBAF)今(28)日共同舉辦
「酒業市場行銷自律規範」連署記者會,宣示酒類業者自願以更優於法律的嚴格規範,向社會大
眾承諾一個安全、理性、負責任的市場環境,積極落實自我管理、回應社會期待。
有鑑於社會快速變遷、國人飲酒風氣轉變,產業回顧 2012 年首度提出的「酒業市場行銷自律規
範」版本並提出內容更新,希望能更貼近現實需求、更有效的回應社會期待,例如將影響力日益
提升的社群媒體與網紅納入規範,任何行銷內容必須基於善意與正派原則,「不使用未成年人喜
愛的元素、不暗示飲酒是社交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應刻意弱化酒精之生理影響以避免有暗示過量
飲酒之虞而造成不當模仿」等準則,都是現行法律未規定而產業自願遵守,目的就是打造一個讓
消費者可以安心、安全的享受飲酒的健康環境。
「酒業市場行銷自律規範」包含了 9 大領域、共 36 項條文,顯示酒類產業對於社會關注的未成
年議題、負責任飲酒觀念、酒後不當行為與健康風險之避免等面向,做出積極回應與具體措施,
例如不錄用視覺年齡可能引發疑慮之廣告演員、 不使用主要受眾為兒童或青少年之卡通人物作為
行銷符號等;在確保民眾建立正確的酒精知能方面,本規範響應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宣導,所
有行銷都恪遵安全飲酒量建議,每次飲酒量男性不超過 4 單位、女性不超過 3 單位(1 單位為
10 克純酒精),也不會過分的強調喧鬧、興奮、性感的氛圍,以避免暗示過量飲酒。
酒類飲料產業在後疫情時代面臨嚴峻挑戰,其有序發展與經濟活絡、消費者權益息息相關,本次
「酒業市場行銷自律規範」連署記者會象徵國內外業者團結一致,有信心迎戰未來的諸多挑戰與
機會,堅持在台灣踏實建構安全、理性、負責任的飲酒環境,未來也會持續將「酒業市場行銷自
律規範」推廣到經銷零售通路、餐飲娛樂場所、廣告行銷公關等酒類飲料周邊產業,號召更多企
業響應、共同向社會大眾展現正向價值。
本次行銷自律規範連署,是參考國外成功經驗、考量台灣民情與飲酒文化後,由國內、外酒類業
者共同發起,除台灣酒類飲料協會(TABA)與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TBAF)所屬
會員,三得利台灣股份有限公司、巴拿馬商帝亞吉歐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台灣保樂力加股份有
限公司、美商百富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英商希威仕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格蘭父子洋酒
股份有限公司、海尼根台灣股份有限公司、華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酩悅軒尼詩股份有
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臺灣愛丁頓股份有限公司(按中文筆劃排序),亦邀請到國內酒類業者,包
含金車關係事業、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馬祖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菸酒股份有限
公司(按中文筆劃排序)共同連署。
除了品牌業者,包含 55688 集團、台北市酒類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台北市
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台灣代駕、台灣代駕服務推廣協會、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法國工商
會、臺灣菸酒公司工會聯合會、歐洲在台商務協會(按中文筆劃排序)代表亦到場支持,顯示社
會各界對酒類飲料產業健全發展的重視。活動現場亦邀請多家經銷零售業者代表共襄盛舉,象徵
酒類產業上下游團結一心,向社會承諾「持續做對的事」。
台灣酒類飲料協會(TABA)成立於 2014 年,至今剛好滿十週年,除了扮演政府與酒類飲料產
業溝通橋樑的角色,對於各項產業政策的研究討論、草擬修正到落實執行,亦踴躍提供建言、分
享國外相關經驗並協助政策順利推行。近年也與財政部、交通部、衛福部心理健康司、法務部矯
正署、台北市政府勞動局等政府部門之合作,印發衛教文宣協助政策宣導,嘗試拓展與社會大眾、
酒精飲料消費者的直接溝通,推廣正確酒精知識,例如認識隔夜醉、酒精單位、酒精成癮自我檢
測等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產官協力同心推動社會進步。
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TBAF)成立於 2000 年,目標是打造一個讓消費者可以健
康、安全飲酒的消費環境,經過二十逾年的努力,在政府單位和各界支持下,在防制酒駕、提倡
負責任飲酒方面成效有目共睹,例如交通部道安會指導「不酒駕 我行」活動邁入第八年,成功
號召超過 25.8 萬人參與連署;今年開始也配合財政部輔導,推動所屬各會員公司自主在協會官
方網站中揭露主要產品的營養成分,捍衛消費者知的權益,持續以更高的社會責任標準自我管
理。
酒業市場行銷自律規範簽署記者會及現場活動影片